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目前,我国数据产业正处于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蕴藏着广阔的市场潜力。然而,如何充分利用一体化政策优势及自身的资源优势,把握发展机遇,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数三角”,已成为沪苏浙皖协同推进数字长三角建设的关键议题。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促使原本分散独立的数据实现有效流通?长三角地区,凭借其内含的改革精神,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通过制度创新,从源头上打破行政壁垒。

去年底,三省一市数据管理部门共同建立长三角数据专题合作机制,首次明确加快推进长三角在数据领域的一体化,并重点在八方面发力,包括:数据安全可信流通,算力资源合作发展,长三角“一网通办”,数据市场一体化,数字经济统筹协同,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长三角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公共数据开发利用。

在数据链路的高效流通上,三省一市把标准制定摆在“桌面”上——相继签署《“长三角”数据标准创新建设合作协议》,编制《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接入规范》,形成《长三角数据共享工作方案》《长三角数据运营报告》等一系列创新成果。

抓住数据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除了数据资源供给、流动外,还要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其中打造一体化算力体系尤为重要。

作为我国“东数西算”工程八大算力枢纽中的重要一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与芜湖数据中心集群携手并进,共同构筑了长三角算力枢纽的坚实基础。去年8月,长三角枢纽“1+4”算力平台正式开启互联互通模式。其中,“1”指的是长三角(上海)算力互联互通平台,而“4”则分别代表示范区集群的上海算力交易平台、苏州市公共算力服务平台、阿里云长三角智能计算(嘉善)算力基地以及芜湖集群的长三角枢纽芜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务平台。这一举措旨在通过跨省调度,有效提升算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当前我国算力供需分布不均衡的背景下,此举将有助于实现“吃不饱”和“不够用”地区的供需匹配,推动我国算力资源的高效配置与优化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