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在柯桥,文化振兴的春风吹拂大地,百余场惠民演出如春风化雨,直达基层,让文化之花在田间地头绽放。数十家文化礼堂焕然一新,成为村民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家园。十余位文化特派员深入乡野,扎根基层,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广袤的土地上。这股由“区级统筹、镇街联动、社会参与”可持续文化惠民新模式所激发的强大动力,正推动着各级各类优质文化资源精准触达末梢,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激活了“一池春水”,让文化之光照亮乡村振兴的道路。

夏末秋初的夜晚,尽管暑气尚未完全退去,但稽东镇高阳村的文化礼堂内却洋溢着一片热闹非凡的气氛。小百花曲艺团精心准备的越剧、滩簧、莲花落等传统节目依次登台,吸引了众多村民的目光。台下,村民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李大爷边鼓掌边兴奋地说:“以前我们看演出还得跑到城里去,现在这么好的节目直接送到了家门口,真是太方便了!”这种贴近民心的文艺演出和惠民服务,柯桥区已经在16个镇街的村、居、社区中举办了多达468场,极大地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

这一切的背后,得益于柯桥区积极构建“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今年,柯桥区以1个区级文明实践中心、16个镇级所、298个村级站为脉络,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域的文化惠民网络,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助等方式,实现文化资源的全域调度与精准投放。除了惠民演出,截至8月底,还累计开展理论宣讲212场,送电影下乡3258场,让文化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

文化阵地的焕新升级,也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今年4月,柯岩街道叶家堰居文化礼堂以全新面貌亮相——亮堂的大厅、电子大屏、全新的空调和创意文明新风装饰,让人眼前一亮。连续3年,包括叶家堰居文化礼堂在内,柯桥区共投入300余万元专项资金,对30家设施落后、功能不足的文化礼堂完成了改造提升,重点安装电子大屏、更新展陈设施,并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元素,让群众“精神家园”焕发新活力。

在柯桥,文化不仅为基层群众带来了精神食粮,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共富效应。平水镇竹田头村止步坑自然村,从只有自然流量的小山村,逐步成为接待游客30万人次的网红村。这一变化,市级文化特派员邵琦功不可没。一年来,他与团队小伙伴一起,依托“云隐稽东”品牌项目,盘活当地闲置农房,打造乡村书吧、博士创新工作站、文旅新地标,新增就业岗位12个,实现房租收益30余万元。

而邵琦只是柯桥区51支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中的其中一员。今年,柯桥区创新探索“文化特派员+”模式,不仅打造了“龙潮福动”“文墨管墅”“阳川大舞台”等文化品牌,创作了“十里湖塘在等你”“山外绍摊绽新芽”等大量本土特色曲艺作品,还推出“文化特派员好物推荐”品牌活动,搭建产销平台,研发文化特派员好物推荐小程序,助力驻地增收371.7万元。

通过体制机制的持续创新,我们成功激活了文化资源,促使其流动起来,使文化场所焕发新的生机,并推动文化人才深入基层,实现了文化资源的百村直达,确保了人人都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成果。柯桥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柯桥区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现有模式,精心打造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柯桥样板”。这一样板旨在让更多群众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服务,从而为推动共同富裕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和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