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上海正积极推进标准化菜市场的升级改造,其覆盖面持续扩大,旨在让市民的“菜篮子”更加稳固和安全。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消息,今年市政府将“升级改造80家标准化菜市场”列为重要的民生实事项目。截至目前,上海已有80家标准化菜市场完成了初步的升级改造工作,不仅提前100%完成了年度的建设目标,而且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上海市场上不断涌现出具有创新特色的“斜杠”菜场。这些菜场巧妙地将新型业态与传统的市井气息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购物体验,更有效地提升了菜市场在保障民生方面的作用,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多元化、便利化的购物环境。

最近,我参与了市商务委员会主办的标准化菜市场提升改造“开门办实事”现场会以及政府开放月活动。我亲自走访了静安区宁家·黄山菜市场,通过具体案例,深入了解了上海在标准化菜市场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最新举措。

菜市场因“菜”而生,始终姓“菜”。菜市场菜品丰富多样、价格亲民实惠,堪称市场保供的“压舱石”。黄山市集坐落于平型关路115号,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市集内,平价菜专柜每日供应5种以上蔬菜,除享受平价菜专项补贴政策外,市集管理公司还为经营户提供40%的租金补贴。通过“政策补贴+企业让利”的双重支持,平价菜售价低于周边市场均价,让顾客切实感受到“菜篮子”减负的实惠,经营户薄利多销,生意也比菜市场改造前有提升。

只见蛋品摊位上,安徽虫草蛋、崇明精品草鸡蛋、南汇果园草鸡蛋等品种琳琅满目。鸡蛋摊主唐女士一边熟练地称重,一边说:“菜市场升级改造后,环境焕然一新,顾客明显增多,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收入同比增长30%,日销售额轻松突破1000元。”

菜市场以“菜”为本,又不止于“菜”。今年初步完成升级改造的80家标准化菜市场,在保有原生鲜供应面积的基础上,纷纷引入理发店、咖啡店、代炒菜等多元业态,为菜市场注入了蓬勃新活力。只见黄山市集一楼有家理发店,门口张贴着“55岁以上剪发10元,55岁以下剪发15元”的广告。等候区的张老伯说:“其他理发店都拉着人办卡,这里最实惠。”店主表示,他们价廉物美加上菜市场天然客流的引入,小店每天有四五十名顾客光顾。

在最近的现场会中,我们得知了80家标准化菜市场的新进展。其中,嘉定区的惠嘉源集贸市场凭借其独特的邻里中心优势,成功吸引了麦当劳、老盛昌等知名餐饮品牌的入驻,同时还提供了理发、托育、健身等多元化便民服务,使得市场的人流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惠嘉源集贸市场在试营业的第一天就吸引了近1.9万人的客流,实现了超过36万元的销售额。此外,浦东三林书房市集也融入了时尚新业态,引入了Manner咖啡、肯德基等知名品牌,并将“代炒菜”服务巧妙地融入到社区食堂中,使得商业氛围日益浓厚。在改造之前,书房市集的日均客流量仅为2000至3000人,而如今,日均客流量已突破5000人,显示出市场活力的显著增强。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