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耋戏生》这部作品以清末时期繁华的上海商船会馆为故事舞台,巧妙地采用了双线叙事的结构,分别从商会与戏班两个不同的视角出发,深入挖掘并生动呈现了一段关于传统与变革、理想与现实、性别与身份的深刻故事。近日,这部充满沉浸式体验的园林实景音乐剧《耋戏生》在商船会馆正式建组,并计划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于商船会馆进行首演,并计划长期驻演。导演高瑞嘉在谈及创作理念时表示:“我们不仅致力于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更希望为观众营造一场充满触感、感知和思考的时空体验,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在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破局时刻,从而产生共鸣与反思。”

《耋戏生》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戏剧作品,讲述了申家姝女扮男装,勇敢地闯入禁止女性进入的商会,为了参与家族生意,展现自己的才华。与此同时,罗汉卿立志在戏曲行中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却因演绎禁烟戏《芙蓉叹》而意外卷入了一场风波。故事在一场因鸦片引发的悲剧中达到高潮,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变迁。跨越三十年的时光,故事在1923年的重逢中落下帷幕,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耋戏生》计划在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商会建筑——商船会馆驻演,利用建筑内古戏台、天井和二进古宅的空间,将观众拉回到十九世纪末的上海,以沙船航运商会酬神演出为主线,展现社会变革中传统商业与时代命运的冲突、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世界级非遗文化昆曲表演串联起全剧的核心线索,在金顶古戏台上原汁原味展现“百戏之祖”魅力。国家级非遗东阳木雕和苏绣也与该剧融合,现场能看到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和姚建萍的十余件重要作品,还原上海商界辉煌。

《耋戏生》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黄浦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和一台好戏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集结了上海戏剧学院和优质主创团队,高瑞嘉曾执导爆款驻场音乐剧《阿波罗尼亚》,编剧付蕾曾创作《翻国王棋》《新刘海砍樵》等剧目。舞美、灯光、多媒体设计分别为上戏教授胡佐、沈倩、铁钟,昆曲名家、上戏附属戏曲学校校长张军担任戏曲艺术指导,曾制作《阿波罗尼亚》《新龙门客栈》的刘汉坤担当总制作人。

《耋戏生》将现代数字媒体技术融入古典建筑,通过舞美装置和投影技术,在现场能让观众在剧中不同的时间点瞬间“时空穿越”。AI场景交互也被多处运用,在观众检票厅内有一台AI换装交互机,可以扫描观众的样貌并自动生成剧中年代服装,观众可以通过云服务器下载照片,并带着自己的年代形象进入剧场看戏。

在商船会馆主建筑外围的中式园林,多媒体互动技术也将和亭台楼阁、水榭石桥结合。这一开放公共绿地中的戏曲表演和多媒体互动,将在演出期间向市民免费开放。

《耋戏生》这部作品巧妙地打破了传统沉浸式小剧场的观演关系,让观众在剧场中体验前所未有的角色扮演。在这里,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观众,而是被赋予了“戏班”和“商会”两种不同的身份,踏入这个充满魅力的艺术殿堂。在剧情的特定时间节点,观众的身份将他们自然地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域,分别体验两条截然不同的支线故事。最终,两条支线的故事将汇聚一堂,共同编织出一条完整的主线故事。 该剧采用了半流动式的观演模式,让观众在入场时便被安排在商船会馆天井和一进内宅两个区域。随着剧情的推进,天井区域的观众将被巧妙引导进入一进和二进内宅,继续他们的故事旅程。这种独特的观演方式,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充分感受到古典建筑空间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耋戏生》对古典建筑空间的挖掘与运用堪称完美。这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在剧中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观众在观演的过程中,不仅能欣赏到这座古建筑的全部风貌,还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这样的设计,无疑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

商船会馆,作为上海历史最悠久、最具标志性的商会建筑,承载着上海近代民族商业在历史长河中的起伏与抗争。在这里,《耋戏生》这一剧目得以呈现,让观众在古典建筑的氛围中,生动地领略上海海运行业的传奇故事。此举不仅是黄浦文旅集团推动上海演艺大世界核心区文旅商融合的重要举措,更是对上海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